中国保养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眼睛保养

眼睛保养

倪海龙说开学讲应该讲这个

专业保养平台2024-07-05眼睛保养眼睛800度怎么保养好
倪海龙说开学讲应该讲这个,眼睛800度怎么保养好,眼睛动过了怎么保养,“开学k22讲,应该给孩子们好好聊聊护眼。”倪海龙坐在诊室内,桌子上放着一沓打印出来的小纸条,上面是护眼小技巧。每次问诊结束后,他就会拿出一张小纸条,送给小患者和他们的家长。<

倪海龙说开学讲应该讲这个

   “开学k22讲,应该给孩子们好好聊聊护眼。”倪海龙坐在诊室内,桌子上放着一沓打印出来的小纸条,上面是护眼小技巧。每次问诊结束后,他就会拿出一张小纸条,送给小患者和他们的家长。

   这段时间来看近视或视力筛查的孩子,倪海龙有时候还让他们在诊室里当场读一遍,并让其带回家贴在书桌前时刻提醒,“期间,很多孩子的视力下降太明显,有些孩子,两三个月时间,近视度数就上升了125度。”

   倪海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,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,他有很多身份:有人称他倪医生,有人叫他倪老师,孩子们则喊他倪叔叔。

   而作为眼视光专家的倪海龙从2002年开始,就敏感地意识到因为环境改变、教育压力等原因,孩子的近视问题将出现高发及低龄化的趋势。

   倪海龙有几位朋友,从事的是IT行业,家里的手机、电脑都配备地比较早。“他们的小孩,四五岁的时候,都出现了视力下降,近视100度的情况。”

   倪海龙觉得应该让大家意识到近视的危害,以及怎么去保护眼睛。“在医院,来我这里的孩子基本都是眼睛已经近视的。而眼睛一旦近视,就是不可逆的。如果在他们近视前,就能了解到怎么护眼,那就可以预防啊。所以,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,到校园里,去做讲座。”

   那个时候,来眼科定期做视力检查的孩子们并不多“走出去”困难重重。一开始,可能是担心对教学活动的干扰,或可能是没意识到孩子们的近视问题,很多学校都不太乐意接纳他和他的团队。

   “我们只好从自己身边突破。” 倪海龙笑着说,团队成员,谁家孩子正在读书,就以家长的身份,我和我团队成员一起去给班级上一堂公益课,“那个时候,对愿意我们去的学校,我们都很感激。”

   如今的倪海龙,一年要做30多次公益讲座,不仅在省内,还被邀请到省外,每次课,三五百人的报告厅或多媒体教室,七八百人的多功能厅或风雨操场,,座无虚席。他很开心收藏了很多学校师生们赠送的红领巾与校外辅导员证书

   他对团队的人说,“我们的讲座不设置门槛,无论有几位,我们都讲。我们讲过最少的只有20多人。”

   “如今,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人群已过半,近视可防可控,但也难防难控,这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。而且和矫正技术比,孩子的行为习惯更重要。”虽然是眼视光医生,但倪海龙的公益讲座中,讲得最多的都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,很少谈及矫正技术。

   在无数次的讲座中,他经常拿自己的女儿来做护眼例子。他讲课的幻灯片中有很多女儿小时候在户外的照片:沙漠、雪山、草地、海边……

   “从她二三岁开始,我或我的家人每年都带她出去玩,上小学后,每年的寒暑假及每个小长假也都是用来旅游,而且出去不背书包,不带作业。”

   除此之外,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毕业,女儿上下学期间,来回一个小时的路程,都是用自行车接送,从不坐车,为的是增加在户外阳光下的时间,“她放学回来,也是让她先在楼下玩会儿。”

   有一位小男孩,读初一的时候,眼睛已经近视0度,找到倪海龙就诊后,根据治疗方案,戴上了角膜塑形镜。

   除此之外,倪海龙细心指导他调整行为习惯:怎么增加户外活动、怎么合理使用电子产品、怎么看书……

   家长与小男孩都很配合,放弃了许多课外学习班,改变了原有的不良用眼习惯,并定期来医院复查。

   倪海龙的公益讲座都是在晚上。有讲座的时候,从医院下班之后,他就要和时间赛跑。

   有好多次,他5点多下班,坐车到校园,高峰路堵,赶上6点半或7点的讲座,两个小时后,结束返,晚饭都来不及吃。

   “我的讲座,不是在周末,就是在晚上。”这是因为倪海龙的听众大多是家长和老师,所以要在他们下班后进行。

   其实,最初的时候,倪海龙的讲座是讲给孩子们听的,但讲着讲着他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
   “我说,要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,很多孩子都说:我也想出去玩啊,但是我爸妈要我先做作业,或者:我爸妈要让我去上学习班。”

   另外一个问题是,小孩子自制力差一些,听的时候很认真,但听完就忘了,需要有人引导他们。所以,家长和老师要发挥关键作用,“孩子近视,原因肯定在家长这里。”

   除此之外,倪海龙还发现,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近视防控存在太多认识误区,而这种误区最终是让孩子的眼睛受伤害。

   有个8岁女孩,家长带她来医院检查时,已明确眼睛是100多度的近视。家长认为,近视可以治好,带着孩子到一个声称可治近视的机构进行治疗,用了很多种办法,一年后,再回来,孩子的近视升高到300多度。

   “家长认为用这些方法可以治疗近视,就不会去引导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,近视肯定会发展。”倪海龙无奈地说。

   近视眼镜能不戴就不戴;近视戴镜度数会越来越深;近视也没关系,长大可以做手术……这些都是流传在家长中的认识误区,倪海龙被问过无数次这样的问题,他也在各种场合做科普辟谣,不厌其烦。

   “很多人不知道,高度近视会增加几十倍以上的许多眼底病变风险,以及四五倍以上的青光眼、白内障等风险,这些是做了近视激光手术也无法改变的。”倪海龙说,正是因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给眼睛带来这些长远和潜在的伤害,所以预防与控制非常重要,“让家长知道这些危害,他们才更重视。”

   常常有孩子家长,找他看诊后,邀请他到孩子的学校上上课,他都有求必应,“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推行护眼理念的机会。”

   17年,浙江、云南、辽宁、广东……倪海龙走进全国各地的校园,做了1多场公益讲座,直接惠及10万多儿童青少年和家长,这些讲座又通过k21直播等多种形式影响到千万人。他还和国内两位专家共同创作漫画书籍《眼睛保养剂》,已发行了16万册,加印10多次。

   所有的这些,倪海龙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,放弃了一些与家人陪伴的时间。在女儿读小学五年级后,陪伴她外出旅行的更多是家人了,他再也没有陪她出去旅行过,因为实在太忙了。

   “肯定累的。”他说,“但是想起自己珍藏的许多红领巾,听到讲座后家长感谢的话,看到有些孩子认真看听我讲座的k21,尤其来就诊的小患者说,几年来视力保护挺好的,或近视度数很稳定的,那种获得感和幸福感,会让我感到很轻松。”

   期间,倪海龙的线下讲座停下了,可他并没有停下。2月份的时候,他就开始担心,被关在眼睛周围怎么保养课的孩子,近视防控是个大问题。他开始在线上做“时期上学、居家如何护眼”的讲座,从直播40分钟讲座到10分钟与2分钟等版本的讲座与护眼k21,引起了巨大反响。

   而门诊的情况印证了他的担忧:两三个月,近视度数增加100度的小患者不在少数,甚至有1度的。“这说明,这个时候,近视防控科普更重要也更紧迫。”

   如今,时期护眼的“讲座”,倪海龙一直在持续。这也只是他无数场护眼公益活动中的一朵小浪花,“即使它只落到一位家长,一个孩子的身上,也许它就能保护一双明亮、清晰、健康、美丽的眼睛。”